奇瑞李学用:捷途以旅行之名 走向全球-国际在线

由:admin 发布于:2024-08-11 分类:心声写照 阅读:160 评论:0

  7月5日-7日,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。在7月7日上午举办的“主题论坛六:开启品牌营销国际化时代”上,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、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发表精彩演讲。

  2018年8月18日捷途开始发布和销售,以旅行之名,走向全球。应该说,出口具备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因为国家的强盛给品牌的发展带来了最强大的后盾和基因,同时由于各个品牌的探路,很多市场对于中国的品牌越来越认可。捷途从诞生之日就谋划了基于全球市场而打造和准备的产品,目前我们在全球出口是第三年,主要从20、21、22年,今年是第四个年头,预计今年的销量超过12万辆,目前在全球有40多个国家出口,网络突破了400+,在很多市场,包括安哥拉、哥伦比亚、乌拉圭表现还不错,捷途X 70在很多市场都能排进SUV前三或者中国品牌第一的位置。

  从出口的打法来讲,捷途内部一直讲“三步并作一步走”,有的市场处于开发期,还是要贸易,有的市场需要做营销,不仅有贸易产品,还需要有更强大的渠道、服务完善地落地。有的市场不仅要做贸易,不仅要做营销,还要做深入的数字营销、用户运维,要比国内更激烈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打法。我们的理解叫“三步并作一步走”,让做贸易的市场进步更快,让做营销的市场做得更深,这样才能让捷途的发展更快。现在的国际市场要想做好,有三个“度”:

  速度、深度,必须要到每个市场体现你的品牌价值,要深入每个市场。满意度,必须要有绝对过硬的质量来支撑用户的满意度。这三个度是当前这一两年当中最核心的,有了速度、深度、满意度,就有了销量和未来。

  捷途在每个市场要探讨品牌的价值,捷途以旅行之名,行向全世界。中国有玄奘、徐霞客、有郑和下西洋,世界上也一样,有哥伦布、马克·波罗,所以我们要将捷途在国内的“旅行+”战略和旅行文化带向全世界。我们在每个国家都在以“旅行+”的核心战略来做营销落地,来保证在当地感受捷途不一样的品牌文化。它不仅是一个中国车,而且是以 “旅行+”战略为核心的,在全世界打造旅行文化,这就是捷途的核心。

奇瑞李学用:捷途以旅行之名 走向全球-国际在线

  怎么做“旅行+”?聚焦产品,为用户打造即移动安全的家。基于用户的使用场景、使用场景打造“旅行+生态”。作为产品移动安全的家,必须要+越野,有一定的越野能力,必须要有安全,因为都是带着家人去旅行,当然也要有智能和舒适。基于此打造捷途产品,捷途以SUV为主,未来是以硬派越野为主,不仅有城市旅行,更有郊区旅行,还有更远的诗与远方。基于诗与远方我们要打造更多的生态,有更多的驿站、联盟、产品,目前我们也跟全球知名媒体Discovery进行了全球合作,在很多海外市场参照国内,要让我们的4S店、服务站变成用户的旅行的驿站,支持捷途的“旅行+生活”。

  现在我们更多的要走进去,更本土化,要结合本土的文化来开展相应的营销工作。中南美很多国家,我们进行了很多足球俱乐部的赞助,前段时间上海车展期间我收到了带有内马尔球衣签名的礼物,我非常感动,都是我们中南美的经销商带过来的,确实很热情,他们很喜欢足球。我们也根据当地的文化和诉求,在很多国家跟足球进行了相应的联盟和活动,在非洲他喜欢更多的综艺、文艺,所以我们也进行了当地的电视连续剧和综艺栏目的赞助和合作,当然更多的要体现“旅行+”的文化,结合当地的用户需求,再结合我们的文化,打造捷途的“旅行+”。

  用户运维不仅是在国内产生了很多效果,在国内的营销未来有两点:智慧营销。核心是用户运维,对于用户的深入理解,能够更亲近地服务客户,理解客户,了解客户,这是营销未来的核心之核心。透明执行。基于此我们在全球打造捷途的用户运维,跟用户共创、与用户共情、与用户产生频繁的互动,只要你傻傻地坚持,一定会有效果。大家都知道,用于营销的费用花一百块钱,总会质疑那50块钱有没有效果,但是不花不行,但是只要花在用户身上,花50块、100块都是有效的,没有一分钱会浪费,只有基于用户脚踏实地打造品牌,一定会有未来。在国外我们在推行家宴、粉丝节,推行用户共创、用户体验等所有的活动,来保证在每个市场打造更满足当地旅行的捷途产品。

  同时我们在构建强有力的数字营销体系,我们与TikTok进行相应的合作联盟,在每个区域和国家打造我们新媒体的优势、直播的优势,数字营销体验的优势,在国内超强的直播能力、数字营销能力,复制到国外去。

  捷途坚持“旅行+”战略,对于我们整个目标来讲,一句话“无内不稳,无外不强”。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中国市场销量50%,海外市场销量50%,从而来实现捷途更好的全球化。我们的旅行者将在今年三、四季度上市,基于全球打造,将会基于全球上市,不仅要在中国热销,在全球要同步上市,同步热销,实现捷途的全球化品牌。(文:杨晓红 图:中国汽车论坛)

相关阅读

评论

精彩评论
二维码